分享
那么,恐龙是否像现代鸟类或者羚羊一样,每年都进行有规律的大规模迁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我们知道,食物和气候是鸟类或羚羊等动物进行迁徙的原因,而恐龙世界似乎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那些比较温顺的食草恐龙经常会遭到凶猛恐龙的捕杀,为了活命和维持种族的延续,这些恐龙会被迫进行迁徒活动。比如在丰沛的雨季,圆顶龙会在平原上度过,可是当旱季来临时,它们就会迁徙到山地丘陵等地区,以便寻找食物和水源。
科学家研究了恐龙的牙齿化石,发现它们的迁徙是有规律和季节性的,与现代鸟类和哺乳动物相似。这些迁徙活动也是恐龙为了躲避追杀的大逃亡活动。不过,逃亡似乎并不能使得这些食草类恐龙完全逃离捕猎者的追杀,因为它们的猎杀者也会随之进行迁徙。还有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在大陆还没有彻底分离时,有些恐龙还可能在各大板块之间迁徙。
因为人们在北美和东亚都发现了鸭嘴龙和角龙类的恐龙的化石,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在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通过北极连接在一起时,这些恐龙因某种原因在两个大陆之间相互迁徙,并且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踪迹。
恐龙喜欢群居还是独来独往
在《保罗纪公园》中出现了恐龙群体捕猎的场景,但是实际上,那些凶猛的食肉类恐龙基本上不可能成群结队地捕食。因为那些大型食肉恐龙处于食物链最高端,数量比较少,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所以很少出现群居现象。
如霸王龙、异特龙、永川龙等,它们性情暴戾,有足够的力量可以称王称霸,在陆地上很少出现与它们相抗衡的天敌,根本不需要借助同类力量保护自己。所以,这些大型食肉类恐龙喜欢独来独往,或是以小家庭为活动单位。无疑,群居生活可以增强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抵御敌害的能力,依靠群体的力量保护幼年个体的成长、生存和繁衍。因此那些防御能力比较薄弱的食草类恐龙基本喜欢群居。这样一来,它们可以轻易地寻找食物水源,更有利于及时发现敌害。
除此之外,那些小型的食肉类恐龙也是喜欢群居生活的动物,它们一般都会成群结队地外出见食,当发现猎物时伺机而动,群起而攻之。它们一般都是奔跑比较快的,只要被它们追赶上的猎物,几乎没有逃离的机会。
恐龙为什么能称霸中生代
中生代的优势动物就是爬行动物,其间地球的海洋、陆地生存着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尤其是体型巨大的恐龙,可以说是当时的佼佼者和真正的霸主,在种类上和数量上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那么,恐龙为什么会成为当时陆地上真正的霸主呢?
当时全球气候温暖湿润,气候分带并不明显,赤道没有那么炎热,两极也没有那么寒冷。相对稳定的气候环境,使得地球上地势平坦、河流湖泊众多、植被茂盛,自然环境异常优越,给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不过,与其他爬行动物相比,恐龙更具有竞争优势。恐龙后肢比前肢更长,粗大的尾巴保持了平衡,奔跑速度更加快。另外,早期的恐龙大多是食肉类恐龙,它们体型巨大、奔跑迅速、行动敏捷,可以肆意捕杀其他动物。
在当时的地球上,没有任何能斗过它的对手。在中生代早期,恐龙还是一个较为年轻的群体,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潜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它们更好地进化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循环系统,从而迅速发展,最终盛极一时,名副其实地称霸于中生代。
恐龙为什么吞进大量石块
从大量恐龙化石发现,许多恐龙化石骨架内都有大量的胃石。那么恐龙为什么会吞进大量的石块呢?胃石具有磨碎食物、帮助消化的作用。爬行动物的牙齿与哺乳动物不同,没有形态和功能的分化,哺乳动物具有专门研磨食物的臼齿,对食物特别是植物性食物进行充分的磨碎,然后再由肠胃消化吸收。
但是爬行动物却没有臼齿,牙齿只具有咬切作用。没有磨碎的食物很不容易被消化,养分难以吸收。比如地震龙等巨型恐龙每天都要吃掉数量惊人的植物,难于消化。所以恐龙在吃掉食物时,会同时吃进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这些石头保持在嗉囊和砂囊里,而嗉囊和砂囊的肌肉会进行强有力的收缩运动,石头对食物进行反复挤压、摩擦,最终将食物磨得粉碎,更容易被肠胃吸收。所以,恐龙在进食时吞进大量的石块,主要是为了帮助消化,以便吸收食物的营养。
© 2018-2024 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