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型: |
恐龙雕塑 |
重量: |
30-280kg |
尺寸: |
8-20米(推荐尺寸、其他尺寸可定制) |
动作: |
嘴张合、眨眼、头上下、头左右、前肢动、呼吸、身上下、身左右、摆尾、叫声(根据实际尺寸选择合适的动作) |
简介: 最大体长13.5米,最大体重9.2吨。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极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钢刀一样锋利的牙齿。陆地动物里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 |
相关产品
金山龙(仿真恐龙)
这是一种个体巨大原蜥脚类恐龙,骨骼重而粗壮,头骨相对较小,头长37.5厘米,约为第二颈椎的2.4倍。头长为头高的1.7倍,颅骨比一般的原蜥脚类要高。牙齿的齿列较长,牙齿数目较多,上下颌牙齿分别为二十至二十一枚。现有标本陈列在云南禄丰恐龙博物馆。
钉状龙(仿真恐龙)
钉状龙(属名Kentrosaurus)又名肯氏龙,为剑龙科(Stegosauridae)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坦尚尼亚的敦达古鲁组(Tendaguru Formation),生存年代为晚侏罗纪的启莫里阶,约1亿5570万到1亿5080万年前。
厚鼻龙(仿真恐龙)
厚鼻龙(属名:Pachyrhinosaurus)意为“有厚鼻的蜥蜴”,是鸟臀目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第一个标本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在1950年于加拿大亚伯达省发现,并在1950年命名。目前已在亚伯达省与阿拉斯加州发现12个部份头颅骨。这群大量的化石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研究,引起大众对于厚鼻龙的兴趣增加。
始暴龙(仿真恐龙)
始暴龙(学名Eotyrannu'),是暴龙超科下的一属恐龙,古生物学家加文郎(gavinleng)在英国怀特岛白垩纪早期baremian期的wesekkusu层发现了一种新的兽脚类恐龙,被命名为蓝吉始暴龙(eotyrannuslengi),属名的意思是“早期暴龙”,是以它的特征来命名。这是一种生活在1亿2千万年前-1亿2千万5百万年前生活的暴龙类,体长4.5-6米,体重2吨。
无齿翼龙(仿真恐龙)
无齿翼龙是种会飞的爬行动物,是翼手龙类的一种,翼展达7~9米,生存于BC7000-6500万年的白垩纪晚期,化石发现于美国的堪萨斯州和英国。
盔龙(仿真恐龙)
盔龙(学名Corythosaurus),又名冠龙、鸡冠龙、盔头龙或盔首龙,意为“头盔蜥蜴”,是鸭嘴龙科赖氏龙亚科下的一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500万年前。
甲龙(仿真恐龙)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虽然甲龙的骨骼没有完整地被发现,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其它甲龙科亦同样有它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驱及巨型的尾巴棒槌。它的尾巴非常脆弱,连接处只有五厘米宽。甲龙类亦并非北美大陆及亚欧大陆的优势物种,数量相对于角龙类、鸭嘴龙类少很多。bbc拍摄的《与恐龙同行》等记录片过分夸大了甲龙的体型及防御能力。
河源龙(仿真恐龙)
河源龙是一个既保留了小型兽脚类恐龙的一些特征,又具有鸟类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新品种,成为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中间生物,为“彰显河源市博物馆馆长黄东为此所作的重大贡献”而名。
犹他猛龙(仿真恐龙)
犹他猛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美国的犹他州。身长6米,体重近1吨,是猛龙类中最大的成员。他的脚爪和恐爪龙的一样,但很大,有30厘米长。
戟龙(仿真恐龙)
戟龙(Styracosaurus)又名刺盾角龙,在希腊文意为“有尖刺的蜥蜴(στυραξ)”,是草食性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坎潘阶,约7650万年前到7500万年前。
© 2018-2025 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川公网安备51030002000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