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怎么分类的

作者:刘sir 发布时间:2020-07-28 来源:快资讯

公众常常将史前爬行动物一股脑地称作“恐龙”(Dinosaur),这种混淆也代表了 19 世纪生物学界的看法,即认为这些新发现的史前生物只是一些生态位类似的无关物种。

但经历了上世纪 70 年代的“恐龙文艺复兴”之后,我们意识到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都源自同一个祖先,它们被纳入一个“恐龙总目”,其中又分为“蜥臀目”和“鸟臀目”两个目——顾名思义,这两个名称都来自恐龙化石的骨盆结构。

从最基底的分支开始,左侧为蜥臀目,右侧为鸟臀目,它们在骨盆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耻骨(红色)的形态上

骨盆与下肢的连接方式是恐龙区分于其它“爬行动物”的关键特征:相比其它爬行动物向两侧伸展四肢的匍匐姿态,恐龙有一个弯曲的股骨头,后肢直接向下伸出。这样的结构可以支持更大的体重,并且便于快速奔跑,在脊椎动物身上独立进化出两次——另一次发生在哺乳动物身上。

陆生羊膜动物的三种髋关节:左侧为绝大多数爬行动物的髋关节,后肢向两侧伸出;中间是哺乳动物和恐龙的髋关节,后肢凭股骨头直立于地面;右侧是史前的劳氏鳄,它们的髂臼向外倾斜,同样实现了股骨直立

在此基础上,蜥臀目的骨盆较接近恐龙的始祖,它们最初是一些小型的二足食肉恐龙,但是在三叠纪晚期迅速分化为两个亚目,即蜥脚亚目和兽脚亚目。

三叠纪的板龙属(Plateosaurus)是三叠纪最大的食草动物,长 6 到 10 米,但仍保留了许多二足食肉恐龙的特征

前者适应了侏罗纪繁盛的陆地植被,发展为大型的长颈四足素食恐龙,尤其包括了一些地球生物史上最庞大的陆生动物,比如公众熟知的梁龙、腕龙、马门溪龙,从头到尾的可达 20 米以上。

其中最巨大的易碎双腔龙(Amphicoelias)体长可能在 40 米到 60 米左右,体重 120 吨以上,几乎逼近了今日的蓝鲸——相比之下长颈鹿的身高不超过 6 米。巨大的体型也限制了它们的多样性,蜥脚亚目恐龙大都看上去很像。

四种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复原图,由左到右依次是圆顶龙(Camarasaurus)、腕龙(Brachiosaurus)、长颈巨龙(Giraffatitan)、盘足龙(Euhelopus),体长都在 20 米以上

兽脚亚目则延续了二足食肉的生活方式,从侏罗纪早期开始称霸了陆地生态系统的肉食顶层,演化出许多深受儿童喜爱的巨型食肉恐龙,比如暴龙、食肉牛龙、棘龙、异特龙;但从白垩纪开始,也有相当一部分兽脚恐龙向着小型化发展,成为食虫甚至食草的杂食恐龙。

三种巨型食肉恐龙,蓝色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绿色是南方巨兽龙(Giganotosaurus carolinii),橙色是棘龙(Spinosaurus aegypticus)

这使得兽脚亚目相当多样化,在侏罗纪早期分化为角鼻龙下目和坚尾龙类两个分支,前者包括了与角鼻龙接近而与鸟类疏远的类群,它们的颅骨比较厚实,一些物种还有凸起的骨质头饰,但目前还没有一致的鉴别标准。

角鼻龙(Ceratosaurus nasicornis)复原图,它们以鼻端的角得名

腔骨龙类的双脊龙(Dilophosaurus),它们以鼻梁上的两个脊得名,它们有时被视作角鼻龙下目的姐妹类群

阿贝利龙科的食肉牛龙(Carnotaurus)的复原图,它们以一对小型牛角得名

坚尾龙类演化得更加成功,它们的尾部肌肉缩短,避免了奔跑时左右摇摆,有利于平衡方向,同时颅骨有很多空腔,减轻了重量。棘龙总科是其中一个较基底的类群,更主要的演化支包括了肉食龙下目和虚骨龙类两个,前者曾用来收罗所有的大中型食肉恐龙,但如今只包括了异特龙总科和少数近缘的分支。

新近的研究证实,庞大的棘龙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水中的恐龙,它们的习性可能非常类似鳄鱼

异特龙(allosaurus)的复原图

虚骨龙类演化支则是恐龙演化的辉煌顶点,其中既包括了暴龙总科的庞然大物,也包括了恐爪龙下目和似鸟龙下目这样小而敏捷的物种,它们以骨骼中充满空气和体表覆盖羽毛著称,恐爪龙下目还在白垩纪演化成了现代鸟类的祖先,始祖鸟就在这一个分支当中——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必须说“恐龙没有灭绝”。

暴龙(Tyrannosaurus rex)和它的幼崽,现在认为暴龙至少在幼年长有羽毛

似鸟龙下目拟鸟龙的复原图(Avimimus portentosus)

恐爪龙下目镰刀龙(Therizinosaurus)的复原图,它们以三枚镰刀般长而锋利的爪子指爪得名

恐爪龙下目伶盗龙(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的复原图

相比蜥臀目恐龙的庞大体型和凶猛性格,鸟臀目恐龙以中等体型的素食者为主,它们在进食策略和防御策略的双重压力下展现出了相当高的多样性,其中又分为装甲亚目和角足亚目两个演化支。

装甲亚目的恐龙在体表被覆了厚重的骨质化鳞片,甚至特化成巨大的刺和瘤,因此又分为剑龙下目和甲龙下目两个主要的类群,前者以巨大的骨板和骨刺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频频出现在大众传媒里,但在侏罗纪末期就趋于灭绝;后者则装备了比鳄鱼还要厚重的骨质化鳞片,并在头部和尾部凝结了巨大的骨瘤,一直繁盛到白垩纪末期。

一具剑龙(Stegosaurus)的化石,除了巨大的古板和尾部的骨刺以外,还可以观察到鸟臀目恐龙典型的骨盆结构

多种甲龙的复原图,它们的头部、尾端和体侧都有非常强化的骨瘤,成年之后几乎无法被攻击

角足亚目的恐龙也分为两个鲜明的演化支,一支是像鸭嘴龙和禽龙这样的二足食草恐龙,极度适应有花植物繁盛的白垩纪素食生活,称为鸟脚下目;另一支在头部发展出了许多附属结构,称为头饰龙类。

鸟脚下目的恐龙是中生代最成功的素食者,除了发达的高冠齿还拥有最复杂的咀嚼方式,这都类似于现代的牛;不少品种还有发达头饰,功能类似今天的牛角或鹿角——总得来说,鸟脚下目可谓恐龙时代的偶蹄目。

禽龙(Iguanodon)的复原图

幼年和成年副栉龙(Parasaurolophus)的复原图

青岛龙(Tsintaosaurus)是中国最著名的鸟脚下目恐龙,被称为恐龙中的独角兽

头饰龙类则继续分化为厚头龙下目和角龙下目两个演化支,前者也是二足食草恐龙,但并不如鸟脚下目那样适应素食,狭小的牙齿更可能适应水果、嫩叶甚至昆虫。它们的颅骨标志性地加厚,犹如戴了头盔,这曾被认为用于北美麝牛那样的头对头碰撞,但现在认为是用于侧面攻击。

一只在争斗中伤及颅骨的厚头龙(Pachycephalosaurus)复原图

厚头龙互相攻击的复原图

角龙下目则集中了外观上最“威风”的素食者。它们在侏罗纪晚期是矮小的二足食草恐龙,例如鹦鹉嘴龙。但在白垩纪发展为大型的四足食草恐龙,最显著的特征是脑后巨大的头盾——这个结构最初可能用来防止颈部被掠食者攻击,但后来更可能发展为炫耀性的第二性征。最著名的三角龙、五角龙和开角龙等物种拥有了陆生脊椎动物中最巨大的脑袋。

早期的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ibiricus),小型的二足食草恐龙

四足化的安德萨角龙(Udanoceratops)

高度进化的五角龙(Pentaceratops sternbergii),鼻端、双眉和双颊各有一角

犹他角龙(Utahceratops gettyi)和华丽角龙(Kosmoceratops richardsoni)的头饰

总的来说,恐龙总目是一个极其繁盛庞杂的类群,大约存在过 3400 个属,其中只有 1800 多个可以留下化石,其中又只有 75%曾被发掘,其余绝大多数都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所有的痕迹,截至 2008 年只确认了 500 多个属,1047 个物种,人类世的我们只能在争议中轻轻一瞥那曾经无比繁盛的霸主了。

恐龙总目代表物种的全家福

售前:13340800567

售后:13890094337

您的姓名 :

您的电话 :

您的留言 :

© 2018-2024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服务热线:1334080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