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架”思维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迅速划分“敌我”阵营,污名化反对者的动机;二是过分放大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以此来削弱一方的道德正当性。
先看动机。有人就指出,媒体刊发学术质疑是在蹭热度。然而,邢立达等人的成果是《自然》的封面文章,大众媒体本身已进行了大量报道。对这样的热点事件,媒体提供发声平台,无可厚非。
又有人认为,只有在学术期刊上才能讨论学术话题。事实上,学术论争的场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研究成果已进入了大众视野,在媒体上提出疑问,程序并无不妥。而且,文章只是发问,不是盖棺定论。评价质疑的质量,要看质疑本身的证据和逻辑,而不是质疑发表在哪个平台。论文交流只是学术共同体交流方式的一种,发在《自然》上不是无懈可击,发在媒体上也并非低人一等。
还有一种观点则更为微妙——有不同意见为何不私下传达,何必公开发表?
这可能恰恰是我国学术论争长期以来比较沉寂的原因之一。科学共同体内部普遍存在“人情风”,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怕得罪人,怕伤感情,干脆藏着掖着,宁可窃窃私语,也不公开发声。学者之间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吵架斗嘴,但在学术问题上公开交锋,并不“丢脸面”“伤和气”。争论双方也都该有份宽容和大度。
再看负面影响。很多人忧心忡忡,公众看不懂学术交锋,公开争论只会让学术问题变成吵架扯皮。其实,学术争论进入公众视野,本身也是一次全民科普。公众无需也没有能力站上辩坛摇旗呐喊。但是,他们仍可以从公开论争中了解到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相关科学知识。学术讨论不能庸俗化、娱乐化,但也没必要永远都坐在神坛上。
不要用“掐架”思维来看学术论争。不要一看到不同意见,就担心“天下大乱”,就痛心“斯文扫地”。学者有争论的坦然,我们也该有围观的淡然。
售前:13340800567
售后:13890094337
您的姓名 :
您的电话 :
您的留言 :
© 2018-2024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服务热线:1334080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