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蛋龙是否像所说的那样会盗取其他恐龙蛋?

作者:刘sir 发布时间:2019-12-10 来源:快资讯

1923 年,科学家在蒙古戈壁上发掘出一具恐龙化石,这是之前从未发现过的一个新种类。由于这只恐龙伏在一堆恐龙蛋上,而旁边不远处有一只原角龙,因此发现者认为这只恐龙在偷吃原角龙的蛋,于是将它命名为“窃蛋龙”。

自被发现以来,窃蛋龙一直与“偷盗”的贼名相伴,也让研究恐龙生理行为的科学家们对这种“偷盗”行为疑惑不解。直到1993 年,科学家在蒙古戈壁上发现了一个恐龙胚胎蛋化石,才最终为这个难解的恐龙生理行为之谜找到了答案。

1993 年,一个由美国和蒙古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古生物合作小组,在蒙古戈壁野外考察期间, 在距今8000 万年的晚白垩纪地层中,首次发现了一枚含恐龙胚胎的蛋化石。经过细致的修复处理,又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 科学家终于在2013 年初确认:蛋化石中的小恐龙是一只窃蛋龙。他们给这枚恐龙胚胎化石取了一个名字——“路易宝宝”。

几乎与发现'' 路易宝宝'' 同时,美国科学家又在蒙古南戈壁挖掘出一个规模很大的恐龙蛋窝化石。蛋窝很像现代鸟类的巢穴,里面一共有22 枚蛋,绕成一个圆形。一只成年窃蛋龙伏卧在蛋上,后肢紧紧地蜷缩在身体之下,而前肢则向外包绕蛋窝,呈现出护卫窝巢的姿势,和现代的鸡或鸽子等鸟类的孵蛋姿势完全一样。

由于这些化石被厚厚的沙尘所掩埋,科学家猜测当时一定发生了某种可怕的突发事件,这只正在孵蛋的窃蛋龙或许是在沙尘暴即将到来时遭到袭击死去,尸体随后被沙尘所掩埋。

这是第一例能够证明恐龙存在孵化抚幼行为的证据。人们长期以来关于窃蛋龙偷窃自己和其他恐龙的蛋的错误结论,终因“路易宝宝”和蛋窝化石的发现被改写了。

窃蛋龙蛋窝化石的发现告诉我们,恐龙可能也像现代鸟类一样,依靠孵化行为繁衍后代。不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如果认为窃蛋龙伏在蛋上属于孵卵行为,那么,窃蛋龙属于热血动物吗?因为只有热血动物才具有恒温孵化的功能,比如鸟类的所有成员都是靠孵化行为进行繁衍的。

化石证据表明,恐龙是卵生的陆地爬行动物,那么,恐龙蛋是怎样孵化出小恐龙的呢?延续近半个世纪的说法是:恐龙蛋借助太阳的辐射热量进行孵化。人们曾对这种解释深信不疑,因为体态庞大的恐龙看起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亲自孵蛋,只能依靠外界的热量来完成恐龙胚胎的发育并最终出壳。今天的乌龟和鳄鱼也常常把卵产在海岸沙滩上,卵依靠沙土掩埋和保护,并在太阳的照射下吸热,最后孵化出壳。不过,如果仅靠外界热量来完成胚胎的早期发育,难免会影响到恐龙的成活率。而且,根据常规的思维推理可以肯定,大型的蜥脚类恐龙一定不会靠体温进行孵卵。那么,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比如窃蛋龙、驰龙、伤齿龙,会不会用体温孵卵呢?

科学家发现,在窃蛋龙的身上可以找到作为热血动物所具有的各种生物特征。换句话说,以窃蛋龙为首的兽脚类恐龙具有只在今天的热血动物身上才出现的特征:只有热血动物才是具有能力用两腿行走的两足动物;只有热血动物才具有直立的姿势——腿的位置直接在躯体下面,而不像蜥蜴那样将两腿向外张开直到身体般大小;只有热血动物的身体表面才具有遮盖物如毛发或羽毛……所有这些特征都出现在一些小型兽脚类恐龙身上,正好可以印证:兽脚类恐龙可能是热血动物,只不过还不具备像鸟类或人类一样完善的热血机能。

另一方面,近年来“鸟类的恐龙起源说”日渐盛行。既然鸟类可能是由恐龙中的兽脚类演化而来的,那么,作为热血鸟类的祖先,兽脚类恐龙应该也是热血动物。

如果一些种类的恐龙的确属于热血动物,那么它们具有孵蛋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可以想象,像窃蛋龙一样,孵蛋恐龙在孵化时,其前肢要跨到蛋窝的外侧,以防止蛋遭到意外破损,并随时准备应付外来动物的入侵。

借助胚胎学研究,科学家还发现,恐龙的生长速度可能低于鸟类,但比人类要快很多。异特龙大约在8 岁时就可生长发育为成体,而鸟类在6 周后身长就可达到出生时的两倍。

很多年来,由于缺少化石证据,科学家一直无法判断1923 年在蒙古戈壁滩上发现的恐龙蛋是由哪种恐龙产下的。而1993 年发现的窃蛋龙胚胎化石则直接给出了答案。

现在,依据蛋化石的形态差异,科学家已经可以分辨出不同的恐龙蛋类型:长形蛋是小型兽脚类恐龙产出的,比如窃蛋龙的蛋的形状是黄瓜形;圆形蛋,大到篮球小至乒乓球大小,是大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马门溪龙等产出的;鸟脚类恐龙的蛋是卵圆形或卵形的,类似于鸡蛋;近似规则的椭圆形的蛋则是其他类型的爬行动物产下的。科学家还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兽脚类恐龙的蛋壳的微观结构是两层结构,而现代鸟类的蛋壳则是三层结构,蜥脚类恐龙的蛋壳的微观结构是单一的柱状结构。

人们对恐龙蛋的认识已经深入了一大步,只可惜令我们惊心动魄的霸王龙的胚胎化石至今尚未发现。

在中国,已经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在数量上和类型上很多,分布遍及除海南、台湾和福建之外的所有其他地区,尤其是在江西、广东、河南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多,使我国跻身于世界恐龙蛋的埋藏大国之列。世界恐龙蛋的埋藏大国还有阿根廷、法国、蒙古等国家。

令人遗憾的是,至今在我国还没有发现恐龙胚胎化石,即便偶有传说,如河南西峡的恐龙蛋化石传到国外后被发现有幼小胚胎,但至今也未见科学的报道。此外,在中国恐龙的早期研究中,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是恐龙化石云集的地方,在那里发现了著名的侏罗纪早期的“禄丰恐龙动物群”和自贡大山铺侏罗纪中晚期的“恐龙群窟”,但至今也未见到恐龙蛋化石。到底是当时的蛋全部都孵化成了恐龙,还是那里的环境不适宜恐龙蛋的保存,这些问题都等待我们不断地去寻找答案。

恐龙与恐龙蛋

恐龙是卵生的陆地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中形态习性较为独特的一类,也是脊椎动物中演化较为成功的类型。恐龙蛋的出现,标志着恐龙从此不再像早期两栖爬行动物那样对水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从而确立了恐龙作为继鸟类之后的又一类卵生脊椎动物的地位。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有关恐龙蛋的众多奥秘,已经由最初的形态分类判断,到内部微观结构的识别,发展到对恐龙蛋的埋藏学等生态背景的了解,让人们对恐龙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到目前为止,恐龙的分类学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关于恐龙的生理行为研究却十分有限。其原因在于,在恐龙蛋的发掘现场,很难找到与之共存的恐龙胚胎化石,即使间或发现蛋壳碎片周围有骨骼残存,也因线索过于扑溯迷离而难于释疑。因此,科学家至今仍心存疑虑:不同的恐龙蛋到底能否找到自己的“妈妈”。

窃蛋龙

最早的窃蛋龙骨架化石是于1923 年在蒙古戈壁被发现的。这只恐龙卧在一堆恐龙蛋上,旁边还有一只原角龙。发现者奥斯朋认为,这只恐龙正在偷吃原角龙的蛋,故将其命名为“窃蛋龙”。

然而,其后陆续发现了一些与之不相符的证据。早在1995 年12 月21 日的《自然》杂志报道说,美国科学家在蒙古发现了一具被厚厚的沙尘所埋藏的窃蛋龙化石,这只2米多长的窃蛋龙正伏在一个至少有15 枚恐龙蛋化石的圆形蛋窝之上,其后肢折叠着蜷缩在身体之下,前肢则向外包绕在蛋窝的周围,特别是两只前爪牢牢地锁定在旁边的一只原角龙的头骨的前面。显然,窃蛋龙和原角龙都是在遭到突发的沙尘暴袭击后被活活掩埋的。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窃蛋龙抚幼的最好证据。

近年来,在蒙古又找到了一些窃蛋龙化石,可以间接证明窃蛋龙不是依靠偷食恐龙蛋来维持生计。科学家经分析认为,窃蛋龙使用带嵴的上下颌来压碎脆硬的食物,而软体动物则是它们偏爱的食物。还有科学家在窃蛋龙的腿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窃蛋龙的纤长的后腿和敦实的脚很适合在水中跋涉缓行,而灵巧的前肢则可以轻而易举地从水里抓起软体动物和其他淡水生物。一支中、日、蒙三国联合恐龙考察队在对新发现的一块窃蛋龙颈椎化石进行解剖后发现,在颈椎上有较为发达的骨质突起,其作用是用来附着肌肉,使脖子的抬升力增强,便于窃蛋龙伸长脖子摘取较高树木的枝叶,并吸吮嫩汁。科学家还认为,到白垩纪晚期,高大的被子植物已经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各类有花植物的浆果十分丰富,完全可以满足窃蛋龙的饮食嗜好,而仅凭吃恐龙蛋,窃蛋龙恐怕很难维系其演化和发展。

“路易宝宝”的发现进一步证明,窃蛋龙不仅不窃蛋,同时还能够通过体温来保证蛋的成功孵化。

售前:13340800567

售后:13890094337

您的姓名 :

您的电话 :

您的留言 :

© 2018-2024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服务热线:1334080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