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恐龙你肯定不认识

作者:刘照兵 发布时间:2018-12-28 来源:百家号

鼠龙

鼠龙是三叠纪晚期出现的草食性恐龙家族的又一成员。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会想到老鼠这种动物呢?没错,它还真的和老鼠有某些相近的地方。鼠龙的拉丁文意思是“ mouse lizard”,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像老鼠的爬行动物。而且从体型来看,它也是恐龙家族中最小的一种。鼠龙的幼体才20厘米长,成年大概在两米多。正因为鼠龙的幼龙如此小巧,所以它才被命名为“鼠龙”。

鼠龙的化石是1979年被发现的,地点在阿根廷。据考古学家们研究得出结论,鼠龙发育最快的部位是头、眼睛和四肢,因此和其部位相比,这些部位所占比例较大。到了成年之后,鼠龙的脑袋和眼睛就会相对小很多了,其比较狭长的尖鼻子则较为突出。从属类来划分,鼠龙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鼠龙属、巴塔哥尼亚鼠龙。鼠龙生活的时期,整个地球的气候都非常温暖,从海洋带来的湿润的风使得沙漠也有了一定的雨量,因此植物延伸到从前的不毛之地。这为广泛分布且数量众多的恐龙获取食物带来了有利条件。

里奥哈龙

三叠纪时期的恐龙家族里,草食性恐龙不在少数。这不,又来了一位新成员—里奥哈龙,其属名 Riojasaurus,意为“里奥哈蜥蝎”,是种草食性原蜥脚下目恐龙。这一恐龙是在阿根廷里奧哈省,是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发现的。恐龙也由此地名而得名。里奥哈龙的体型比较大,它们的双腿也庞大结实,就连颈部与尾巴也比一般的恐龙要长。从原蜥脚类的标本来看,里奥哈龙有着腿骨大、密度高的特点。里奥哈龙的脊椎骨中空,可减轻重量。大部分原蜥脚类的荐椎只有3节,而里奥哈龙的荐椎有4节。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它们改以四足方式缓慢移动,但不能以后腿支撑站立。里奥哈龙的前后肢长度相近,显示它们应为四足步态。里奧哈龙的化石第一次被发现时,并没有颅骨,直到后来经过科学家们不断发掘,里哈奧龙的颅骨才得以“显现”。里哈奥龙的牙齿也是值得注意的。它的牙齿呈叶状,边缘呈锯齿状。该恐龙的上颌前方有5颗牙齿,后方有24颗牙齿。

在一些科学家看来,里奥哈龙很可能和黑丘龙是亲近关系。黑丘龙是三叠纪到侏罗纪早期的最大型原蜥脚类恐龙。不过,也有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比如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就否认了这一点。他们是从里奥哈龙较长的颈部骨头和其他发现于阿根廷洛斯科罗拉多斯组的原蜥脚类恐龙不同这一点来辨别的。从所属类别上分,里哈奥龙属于脊索动物门、蜥形纲、恐龙总目、蜥臀目、蜥脚形亚目、原蜥脚下目、里奥哈龙科、里奧哈龙属。

禄丰龙

前面讲了那么多恐龙,大都是在国外的一些地区被挖掘的,这一节我们要讲一个在我们中国挖掘出来的恐龙化石。它的名字叫许氏禄丰龙(杨钟健先生将种名献给他在德国的导师许耐教授,故为许氏),得名源于化石发现地——云南省禄丰县。从属类来划分,禄丰龙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恐龙总目、蜥臀目、蜥脚形亚目、原蜥脚下目、大椎龙科、禄丰龙属。1938年,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先生在禄丰盆地发掘出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从此禄丰成为闻名世界的“恐龙原乡化石之仓”。

禄丰龙体型中等,乍一看,大小和现代的马差不多。但它有个比马特殊很多的地方,那就是长尾巴。它的尾巴从头到尾有6米,这在其他动物甚至其他恐龙中都是不多见的!可不要小瞧了这个长尾巴,它的用处可大呢!学者认为,它能够帮助恐龙抬起头和脖颈,这对于其平衡身体前部重量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感到困乏的时候,它们可以找一个安全隐蔽的地方,然后把尾巴拖到地上,这时候两条后腿正好与长尾构成一个三脚支架,相当稳定,然后它们就放心地闭上眼睛打个盹。

禄丰龙还有着长长的脖子,脖子上的脊椎骨构造简单,从这一点看它的脖子并不是很灵活。脖子的顶端长着一个小的三角形的头,它的头和身躯比起来,显得特别的小。它的头骨构造也很简单,并且没有强壮的肌肉附着在上面。禄丰龙的另一个特点是嘴巴长,其颚骨的关节面和牙齿几乎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它的牙齿非常细小,形状很像周围有锯齿的小树叶。不知道你注意过没有,我们人类的牙齿也有浅浅的小锯齿。这样的牙齿是便于咀嚼食物的。另外,禄丰龙水平式的颚关节对于磨碎食物很有帮助,这一点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牛、马有相似之处。

禄丰龙前肢比较短,后肢则相对粗壮很多,大概是前肢的3倍。它的每只脚上有5个脚趾,趾端有粗大的爪子。可以想象,禄丰龙存活于我们这个地球上的时候,不管是漫步在湖泊还是沼泽的岸边,应该也是多用两足行走,一边走着一边吞食着植物的嫩叶嫩枝。在觅食或者休息的时候,禄丰龙也可能是前肢着地,弓背而行,这种行动促使它进一步适应环境而向四足的、巨大的蜥脚类进化。

埃雷拉龙

在23亿年前,那时候恐龙刚刚出现。其中,就包括一种名叫埃雷拉的恐龙。和后来的肉食性动物类似,埃雷拉龙有着锐利的牙齿、巨大的爪和强有力的后肢。埃雷拉龙体型中等,体长5米,体重180千克,以其他小型爬行动物为食。在某些地方,埃雷拉龙和早期的蜥臀目恐龙有相似之处。而且生物学家在研究了埃雷拉龙的骨盆结构后,发现埃雷拉龙和不少肉食性恐龙都有相同之处。根据这一点,可以证明恐龙同源说。埃雷拉龙的下颌骨关节有着很大的弹性,张开口的时候颌部由前半部分扩及后半部分,这样就可以牢牢地咬住挣扎的猎物了。

此外,埃雷拉龙还是一个灵活敏捷、奔走迅速的家伙。它们通常生活在高地,科学家们推测,它们可能会用类似鸟类的腿大步行走在植物茂多的河岸边,伏击或者寻找食物。它们具有很长的后肢,能够直立。手部有爪可以紧抓猎物,因此能够比竞争对手跑得更快,也更具威助性。一般的小猎物都逃不过它们的袭击。埃雷拉龙的化石最早被发现于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及北美洲。其中要数阿根廷的埃雷拉龙最为著名。另外,据科学家们推测,很可能在三叠纪晚期,埃雷拉龙就已经遍布整个冈瓦纳古陆。

第一次发现埃雷拉龙化石的并不是考古学家,而是一位阿根廷的衣民,他的名字叫埃雷拉,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发现的这种恐龙化石命名为“埃雷拉龙”了。埃雷拉龙比较完整的骨骼化石是1980年被发现的,这时候距离第一块化石被发现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这一次出土的埃雷拉龙化石保存得相当完好,骨环都没有任何的损坏。这个发现过程看起来真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售前:13340800567

售后:13890094337

您的姓名 :

您的电话 :

您的留言 :

© 2018-2023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服务热线:1334080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