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盗龙(学名:Velociraptor)又译迅猛龙、速龙、快盗龙,属名在拉丁文意为“敏捷的盗贼”,是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大约生活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坎潘阶。伶盗龙的模式种为蒙古伶盗龙,化石发现于蒙古国及中国内蒙古等地。第二个种为奥氏伶盗龙,是在2008年被命名,化石是一个发现于中国内蒙古的头骨。过去曾经有其他的种,但现多已不被承认。
伶盗龙是最广受一般大众熟悉的恐龙之一,这导因于它们在麦克·克莱顿的小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以及同名电影中的抢眼表现,但小说与电影版本对于伶盗龙的描述有误。对于古生物学家而言,伶盗龙则是种重要的恐龙。已发现超过10个伶盗龙的化石,是驰龙科中数量最多的。而其中一个著名的标本,则保存了与原角龙缠斗中的伶盗龙。
中文学名 伶盗龙
拉丁学名 Velociraptor
别 称 迅猛龙、快盗龙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蜥形纲
亚 纲 双孔亚纲
目 蜥臀目
亚 目 兽脚亚目
科 驰龙科
亚 科 伶盗龙亚科
属 伶盗龙属
分布区域 蒙古,内蒙古
简介
伶盗龙生活在大约于8,300万至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伶盗龙身长大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
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厘米;它们的嘴部有26到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它们的大脑较大,猜测它们应该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而且活跃矫健,是出色的奔跑者,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
伶盗龙前臂上长满了羽毛,不会飞,也许羽毛在它们奔跑的时候可以起到一些协助转向的作用。
伶盗龙的爪子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伶盗龙的腕部骨头结构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非常灵巧。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迅猛龙(伶盗龙)是群体恐龙,而实际情况是,伶盗龙的化石基本都单体被发现,它们可能并非是成群结队的捕食出行的。
形态特征
伶盗龙是一种中型驰龙类,成年个体身长估计约2.07米,臀部高约0.5米,体重推测约15公斤。与其他驰龙类相比,伶盗龙具有相当长的头颅骨,长达25厘米;口鼻部向上翘起,使得上侧有凹面,下侧有凸面。它们的嘴部有26到28颗牙齿,牙齿间隔宽,牙齿后侧有明显锯齿边缘,这特征证明它们可能是活跃的捕食动物,可以捕食行动迅速的猎物。 类似其他驰龙类,伶盗龙具有大型手部,在结构与灵活性上类似现代鸟类的翅膀骨头。手部有三根锋利且大幅弯曲的指爪,第二指爪是当中最长的一根,而第一根指爪是最短的。伶盗龙的腕部骨头结构可以作出往内转、以及向内抓握的动作,而非向下抓握。 如同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伶盗龙的第一根脚趾是小型的上爪。但与其它以三根脚趾行走的兽脚类恐龙相比,伶盗龙只依靠后肢的第三、四趾行走,驰龙类都是以这种方式行走。伶盗龙的第二脚趾可以向上、向后收起离开地面,上有大型、镰刀状的趾爪,这是它们著名的重要原因,也是驰龙科与伤齿龙科的典型特征。这个大型趾爪的外缘长度可达6.5厘米,是可怕的攻击武器,可能用来撕开猎物。
伶盗龙尾椎上侧的前关节突,以及骨化的肌腱,使它们的尾巴坚挺。前关节突开始于第10节尾椎,往前突出,支撑前面4到10根其他的脊椎,数量依所在位置而定。这些结构使得整个尾巴在垂直方向几乎不能弯曲,但一个伶盗龙标本保存了完整的尾巴骨头,这些骨头以S状水平弯曲,显示尾巴在水平方向有良好的运动灵活性。这样的尾巴可以帮助伶盗龙在高速奔跑时保持平衡和灵活转向,也说明了伶盗龙是出色的奔跑者。
在2007年,古生物学家爱伦·特纳(Alan Turner)、彼得·马克维奇(Peter Makovicky)、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以及他们的同僚宣称在一个来自于蒙古的伶盗龙化石的前臂发现了羽茎瘤(Quill knobs),确定伶盗龙具有羽毛。 [4]
发现历史
在1922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支探险队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了第一个伶盗龙的化石标本;该标本(编号AMNH 6515)包含一个遭到压碎,但是完整的头颅骨,以及第二趾爪。两年后,该馆的科学家亨利·费尔德·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确定该标本属于一种肉食性恐龙后,将它们命名为蒙古伶盗龙(V. mongoliensis );但奥斯本将该第二趾爪误认为来自于手部。伶盗龙的属名衍化自拉丁语,velox意为“快捷的”,raptor意为“强盗”或“盗贼”,意指它们善于奔跑的身体结构,以及肉食的食性;种名则是发现地蒙古为名。同一年稍早,奥斯本则在大众媒体上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并将它们取名为Ovoraptor djadochtari。但因伶盗龙为Ovoraptor并未在科学文献与相关的正式文件中被提到,因此该名称的状态为无资格名称,而伶盗龙仍保有命名优先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期间,北美洲的挖掘团队被蒙古人民革命党执政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所驱离,而苏联和波兰的探险队与蒙古大学合作发现了许多伶盗龙化石标本,其中最著名的是在1971年由波兰与蒙古团队所发现的“搏斗中的恐龙”(编号GIN 100/25),该化石保存了了一只伶盗龙和一只原角龙搏斗的场景。这个标本被蒙古视为国家级的宝藏,但从2000年起,被外借给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以供一个暂时性的展览。
冷战后期以来,已有数个中国、美国、加拿大、蒙古等国家科学家所参与的科学考察队在中国和蒙古境内发现了多具伶盗龙化石。在1988到1990年间,一个中国与加拿大所组成的挖掘团队在中国北部发现了伶盗龙的化石。在1990年,一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与蒙古国科学院所组成的挖掘团队抵达戈壁沙漠,发现了数个保存良好的骨骸。其中一个缺乏头部的标本(编号IGM 100/980),被诺瑞尔等人戏称为“Ichabodcraniosaurus”,以断头谷传说中的角色Ichabod Crane警探为名。诺瑞尔与马克维奇推论,这个标本可能属于蒙古伶盗龙,但由于化石不够完整,所以无法肯定。
在1999年,中国与比利时组成的挖掘团队发现一个上颌骨与泪骨,属于伶盗龙,但不同于蒙古伶盗龙。在2008年,Pascal Godefroit等人将其命名为奥氏伶盗龙(V. osmolskae),种名以波兰古生物学家Halszka Osmólska为名。
发现地点
到目前为止,蒙古伶盗龙的所有标本发现于德加多克塔组(Djadochta Formation)地层中,该地层分布于蒙古国的南戈壁省与中国的内蒙古;另外有一些来自于蒙古国的标本,发现于稍年轻的巴鲁恩戈约
伶盗龙
特组(Barun Goyot Formation),可能属于蒙古伶盗龙,也有可能是近亲属。这两个地层的年代均为上白垩统坎潘阶,约83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在德加多克塔组地层中,几乎每个著名且多产的挖掘地点都发现了蒙古伶盗龙的化石。蒙古伶盗龙的模式标本是在火焰崖的挖掘地点所发现(该地也名为Bayn Dzak与Shabarakh Usu),而“搏斗中的恐龙”化石则是在图格里克(Tugrig)挖掘地点所出土(又名Tugrugeen Shireh)。巴鲁恩戈约特组的Khulsan与Khermeen Tsav也是著名的挖掘地点,出土了大量的相关化石,可能属于伶盗龙。
在中国内蒙古的巴音满都呼组(Bayan Mandahu Formation)出土了许多幼年的蒙古伶盗龙化石,包含部分骨骼与牙齿。巴音满都呼组的年代与德加多克塔组相同,是一个产量丰富的挖掘地点之一。但是到2008年为止,这些化石还没有经过处理、清理程序。同样在2008年,巴音满都呼组的一个成年个体的部分颅骨被建立为新种,奥氏伶盗龙。
2015年秋天在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桂花河畔的石头上发现:足迹呈圆形,两个脚趾和牛、羊等偶蹄类动物足迹有些相似。中国地质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恐龙足迹联合研究团队认真研究后发现,这是远古时代恐爪龙的足迹。因该足迹大于中国山东的发现,小于美国犹他州的足迹,该足迹为亚洲已发现最大的恐爪龙足迹。
售前:13340800567
售后:13890094337
您的姓名 :
您的电话 :
您的留言 :
© 2018-2024自贡市源中圆科技有限公司 保留一切权利
备案号:蜀ICP备18023866号-1 服务热线:13340800567